冒热气的理论宣讲,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家门口的文化大餐,让文化雨露滋养群众心田;暖民心的志愿服务,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里……通过“文明实践+”工程,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把家门口的休闲空间打造成新的文明实践打卡地,让烟火气更添文明风。
美丽圩镇客厅开展创业沙龙企业数字化转型“趣”志愿实践活动。图片来源:惠州市文明办
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惠州惠阳以“融”为基,以“趣”为媒,以“营”为核,将文明实践深度“融”入美丽圩镇客厅建设中,打造“趣”实践文明实践品牌,增强与广大群众的互动体验,大力探索文明实践阵地可持续管理运营模式。
以“融”为基
创新场景让文明实践“活”起来
走进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美丽圩镇客厅,可以看到小小的客厅内容丰富,在城市发展区,动态沙盘生动呈现了城镇规划蓝图;特色展示区则陈列着本地重点企业的优质产品,彰显新圩产业特色;而文化休闲区放了2万册藏书与智能阅读设备,让市民在繁忙的生活中能够“转角遇书香”。
美丽圩镇客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图片来源:惠州市文明办
不同群众的不同需求在一个客厅得到满足,为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贴近百姓生活,惠阳区创新场景让文明实践“活”起来。灵活利用美丽圩镇客厅集文化展示、社区服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优势,将“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入其空间功能中去,在全区的美丽圩镇客厅创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健全服务网络,拓展实践载体,构建“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圈”。
以“趣”为媒
丰富品牌让群众生活“乐”起来
加油声、欢呼声、喝彩声、欢笑声融成一片,日前惠州市惠阳区平潭镇美丽圩镇客厅洋溢着欢乐与喜悦的气氛,现场高潮迭起,一场“‘趣’享运动 ‘味’你喝彩”趣味运动会在此举行。
“‘趣’享运动 ‘味’你喝彩”趣味运动会实践活动。图片来源:惠州市文明办
活动当天,平潭镇还组织志愿者及妇女代表围绕家风建设与女性社会角色展开交流,并结合客厅设有的历史文化展区、非遗文化等展示区,开展文化导览与讲解的“趣”志愿主题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润物细无声中播撒新时代文明理念的种子。
新圩镇美丽圩镇客厅则以“春日绿洲计划:趣味指尖种春天”为主题,携手10组亲子家庭开展沉浸式环保手作活动,现场制作多肉植物生态盒,这场融合自然教育、美学启蒙与亲子互动的创意实践,将生态文明建设种子植入孩子心中……
在美丽圩镇客厅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中,惠阳区注重功能整合,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创新打造“趣”宣讲、“趣”活动、“趣”志愿等系列文明实践品牌,形成具有趣味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IP,让群众生活“乐”起来。
美丽圩镇客厅开展“春日绿洲计划”:趣味指尖种春天“趣”实践系列活动。图片来源:惠州市文明办
以“营”为核
激发动力让运营管理“转”起来
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展开至今,美丽圩镇客厅扮演着连接政府与群众重要桥梁的角色。惠阳区打破靠政府“输血”的单一模式,创新采取“公益+运营”的模式,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和优质专业团队,有效激发美丽圩镇客厅自我造血功能,让运营管理“转”起来。打造出集休闲娱乐、文化体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新型文明实践空间,让群众在生活场景中感受触手可及的公共服务。
结合资源禀赋,惠阳区各镇美丽圩镇客厅的探索角度不一:
平潭镇和镇隆镇美丽圩镇客厅走的是“农业风”。联合本土农业龙头,有机串联绿美生态公园、文体设施等资源,打造出“艺术展览+研学实践+轻食餐饮”的文旅综合体。
镇隆镇美丽圩镇客厅依托荔枝产业优势,携手行业协会开展农技课堂、直播培训等农趣活动,通过农产品展销与电商赋能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通“产业培育—品牌推广—电商赋能”链条。
这些资源活化模式实现了公共空间、文明实践、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和互促发展,有效将文明实践阵地转化为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前沿哨所。
惠阳区积极尝试创新建立收益反哺机制,实现多方共赢。探索将部分合作运营收益反哺公益项目,推动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实现社区、居民、第三方机构共赢,达到“1+1+1>3”的倍增效应,有效激发美丽圩镇客厅运行活力和发展新动能,形成商业运营滋养公共服务的良性循环,让美丽圩镇客厅运营的难点变成服务群众的亮点,为推动基层治理和服务创新注入持久动力。
供稿:广东省文明办 惠州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