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开展培树文明新风活动:聚力移风易俗 焕发文明乡风
2025年以来,西藏山南市持续开展“培树文明向上新风 崇尚健康幸福生活”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新举措,构建起“学、赛、宣”一体化基层宣讲新格局,推动文明新风在雅砻大地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系列活动7900余场次,受众63.9万余人次,为山南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桑日县开展“丰收硕果满桑日 文明乡风润心田”主题庆丰收活动,当地群众表演传统文艺节目。
多域宣讲与典型模范带动并行
山南市统筹“多领域、全覆盖”,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活动,市委宣传部组建13支宣讲队分赴各县区和市直单位开展示范宣讲;市教育局依托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深入各县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宣讲20余场次,覆盖学生及其家长4000余人次;市司法局组织全市经验丰富的社会职业律师深入基层开展“法润山南边疆行 法治阳光暖基层”普法宣讲;市公安局组织民警深入社区、单位以及临街商铺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讲,推动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为了让文明新风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山南市开展了“培树文明向上新风 崇尚健康幸福生活”典型模范在身边巡回宣讲,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人向上向善。在基层衍生出“我与文明有约”“文明新风宣讲团”“黑帐篷里的红色宣讲队”“微宣讲员阿吉卓姆”等系列活动,引导群众树牢文明健康理念,进一步丰富了文明宣传的载体和内涵。
特色活动与文艺作品融入生活
各县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活动,不断深化宣传教育活动。曲松县开展“感颂党恩爱领袖、团结互助爱祖国、崇尚文明爱生活”活动,从思想、情感和行为多个层面推动宣传教育提质增效;浪卡子县实施“三种三进”模式(种花、种草、种树,进庭院、进客厅、进思想),开展“五进柜”行动(衣服、厨具等规范收纳),将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细节,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加查县推出“文明夜集 乐享加查”系列活动,举办“讲述我身边的文明故事”选拔赛,激发干部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建设的热情。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在传播文明理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山南市市县两级艺术团围绕活动主题,深入基层开展惠民演出9000余场,新创和改编倡导文明新风、健康生活的文艺作品80部,累计参与群众十万余人次。其中,洛扎县创编排演移风易俗主题节目《人居环境的变化》,曲松县新创红色折嘎《新面貌》《文明薪火广耀万家》,这些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将文明理念融入其中,让群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文明熏陶。
群众参与与媒体助力营造文明
涵养文明新风,离不开群众的热情参与。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宣传教育活动中,始终将增强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作为重要目标,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乃东区红星社区举办“邻里节”,通过“文明倡导+健康科普”形式,促进邻里和谐、社区和睦;错那市肖村推出“德育银行超市”,激发群众参与村级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措美县卓德村通过“群众参治+管理”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助力文明村镇创建。群众的广泛参与,为文明新风的培育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自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媒体广泛关注,积极发挥宣传引导作用,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持续推出。全市各级融媒体中心开设“阿吉卓姆讲文明”“轻松学法”“与文明同行 从你我做起”“文明实践主播说”“网红说文明”等特色栏目,创作新媒体作品260余件,利用县乡村三级应急广播、校园广播等平台定时播放文明新风内容,让宣传教育活动融入群众生活、触手可及,绘就全域文明新图景。
如今,文明新风已如春风般吹遍雅砻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融入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未来,山南市将继续巩固和深化活动成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让文明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为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供稿:西藏自治区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