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對珠穆朗瑪峰情有獨鐘,一生中多次攀登珠峰,每當被問及為何如此執(zhí)著時,他總是笑而不答。直到生命中最后一次面對這個問題,他遙望珠峰深情地說:“因為它就在那兒。”
這是一個樸素而又近乎完美的答案。是啊,有哪個真正的探險家能夠抵擋得住世界第一高峰的吸引,能夠壓制得住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
對于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來說,熱愛也永遠是真正的“源頭活水”。因為真理就在那兒。1936年,以教師身份開展宣傳工作的萬里,頂著敵人的打擊迫害,發(fā)動師生訂購進步書刊,利用讀書會宣講革命道理,組織師生出墻報,建立“教師聯(lián)席會”,吸收進步知識分子入黨。在他的主持下,更多人接受了馬列主義洗禮,走上了革命道路。
愛之深方能學之切。愛是信仰的基石,愛是力量的源泉。要讓普通一兵愛上理論學習,進而使理論書籍成為不離手的讀物,關鍵是要抓好官兵認識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切實用真理的魅力凝聚感召,讓官兵真信真學、想學愿學,在主動自覺中不斷堅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支柱,進而培育形成“帶著愛學,學出愛來”的思想情感和行動自覺。
內(nèi)容決定形式,形式承載內(nèi)容?,F(xiàn)代社會已進入網(wǎng)絡“E時代”,青年官兵也清一色的是網(wǎng)絡一族、拇指一族,實現(xiàn)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學習從廣泛“學起來”到真正“學進去”,既要有情感上的共鳴,還需方法上的貼近,順應青年官兵時代特點和思維習慣,搭建適合他們“悅”讀樂學的平臺,“活”起來才能“火”起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做好思想引導的基礎上,還要著力把理論學習融入各項工作任務,貫穿部隊建設方方面面、時時刻刻,著眼官兵思想實際,引導他們把讀書思考、研究問題與履行崗位職責、踐行使命任務聯(lián)系起來,把學習理論與提高素質(zhì)、增強能力結(jié)合起來,把個人成長成才愿望與部隊建設實際銜接起來,在崗位練兵、崗位成才、崗位建功中促進學習深化。(盧少平 作者為陸軍第16集團軍政治委員)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讓文明成為城市風景
已是最后一篇
-
讓文明成為城市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