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西的政治生態(tài)一度出了問題,數名省級干部先后被查出貪腐,驚現(xiàn)“塌方式腐敗”。 有人說問題出在當官的與煤老板“官商勾結”??晌羧盏臅x商是怎樣的呢?他們在具體的商業(yè)行為上特別講究信譽,否則那些專營銀兩匯兌、資金存放的山西票號,怎么能取得全國各地百姓長達百余年的信任呢? 先別怨商人,還得從官員自身剖析原因,敲響警鐘,吸取教訓。 毛澤東曾經說過,“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苯裉?,我們黨在全新的條件下,領導全國人民以空前的規(guī)模從事經濟建設,深化以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為主導的經濟體制改革,如果“在糖衣炮彈面前要打敗仗”,腐敗變質者早已不是上世紀50年代那種規(guī)模和程度了。正如鄧小平所言,“犯罪的嚴重情況,不是過去‘三反’、‘五反’那個時候能比的。那個時候,貪污一千元以上的是‘小老虎’,一萬元以上的是‘大老虎’,現(xiàn)在一抓就往往是很大的‘老虎’?!?/p> 山西的警鐘敲響,山西的教訓深刻。 在推動市場經濟建設中,必須用法治來制衡權力。不受制約的權力難免腐敗,絕對不受制約的權力有可能絕對腐敗。如果只擁有權力而不承擔責任,只行使權力而不接受監(jiān)督,每一個執(zhí)法者都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法律破壞者,而每一個公民都有可能成為這種破壞行為的受害者。當權力調控市場,當權力與資本相遇,不受制約的權力,難免導致普遍性、塌方式腐敗。資本不斷擴張的沖動和權力不斷膨脹的欲望結合,會使道德的界限喪失,使法律的界限模糊,甚至成為馬克思主義所嚴厲批判的壟斷資本主義,徹底走向黨和人民的反面。 必須完善法治經濟。我們搞市場經濟,不是要搞“市場社會”。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不是要使市場在社會生活中也起決定性作用。何況,我們要搞的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法治經濟。法治是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基本保證,也是經濟、社會良性互動的規(guī)范和引導。 必須建設法治政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把權力關在法治的籠子里,才能最大限度減少體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最大限度地防范市場利益的誘惑。要防止權力過多干預市場、邊界不清——改革限權,確保權力界限清晰分明;防止權力取得無據、行使無序——依法確權,確保權力授予依法合規(guī);防止權力過度集中——科學配權,確保權力架構相互制衡;防止“暗箱操作”——陽光示權,確保權力運行公開透明;防止權力濫用——全程控權,確保權力監(jiān)督及時有效。 必須堅定不移推進反腐敗斗爭。持續(xù)保持高壓態(tài)勢,做到零容忍的態(tài)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傷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態(tài)度不松,凡腐必反,除惡務盡。 對于“塌方式腐敗”,別有用心的人難免要做文章。例如,有一種幸災樂禍的怪論,說什么“不反腐敗要亡黨,真反腐敗也要亡黨”。此論不值一駁。不反腐敗確實要亡黨,真反腐敗不僅不會亡黨,而且能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使黨更堅強,更有力量。(葉小文)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請給學生還個禮
已是最后一篇
-
請給學生還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