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好家風”變成“好國風”
新華社杭州10月5日電(記者 陳曉波)國慶期間,浙江省臨安市錦北街道以愛國等為主題,為10戶“好家風”家庭舉行了簡樸的褒獎禮。面對國慶期間濃濃的家國情懷,我們期待更多“好家風”匯集成“好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在日常生活中積淀形成的風范,注重對人的塑造,含倫理教化之意。中國文化歷來重視對家風的培育,并留下《誡子書》《錢氏家訓》等家訓。 作為家風的傳承文本,家訓濃縮了先人的生命智慧。如《錢氏家訓》所言,“欲造優(yōu)美之家庭,須立良好之規(guī)則”。家訓大多樸實深刻,告誡后輩為人所應肩負的使命,處世所應遵循的操守,讀來親切,可以本著揚棄的態(tài)度擇優(yōu)令人受益。 然而,近代以降,家風傳統(tǒng)喪失土壤,不斷衰落。在這一過程中,家庭也把教育子女的部分責任轉交給了學校和社會,家庭教育欠缺漸成普遍現象。而在應試教育的制度安排下,學校和社會仍無法全面完成對人的塑造。 在這種情況下,重拾家風無疑是回應時代之需,也契合中國的文化語境,可以挖掘人們內心的心靈棲息之所。費孝通先生曾以“差序格局”來描述中國的社會結構,強調私人關系對傳統(tǒng)道德的影響。以家庭為載體推動道德建設,讓家教成為道德養(yǎng)成的搖籃,更可親、可感,更有效、長久。 盡管各家的家風不同,盡管家風也要與時俱進,但家與家、新與舊之間互有疊合。好的家風總是共通的,歷久彌新?!疤煜轮驹趪瑖驹诩摇?,“好家風”蔚然成風,“好國風”也會水到渠成。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讓戲曲藝術在繼承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
已是最后一篇
-
讓戲曲藝術在繼承創(chuàng)新中發(fā)展
責任編輯:項 麗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