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娄桥街道镜湖社区,一堂暑期绘画课正温馨进行。十余名小朋友围坐桌前,在老师的指导下,握着画笔认真涂抹,用色彩和线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据悉,暑期绘画班将持续九周,每周二上午开课。“我觉得真的特别好,很贴心。我是通过朋友知道这里有暑期公益绘画课,孩子和好朋友一起学习绘画、制作非遗手工,收获满满!”学生家长谢盈盈感慨道。
这样的温馨场景,正是温州市推进民生实事、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的生动缩影。作为温州市民生实事项目的重要内容,暑期开始以来,温州市各地各社区、学校阵地的缤纷活动持续升温,孩子们在多样体验中收获成长。
如何让“浙风十礼”的文明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鹿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这个暑期的“春泥计划”系列研学活动中,交出了一份创新答卷。紧扣“思想引领、本土融合、实践体验”核心要求,鹿城区精心打造的“浙江有礼·一鹿先行”主题研学活动,通过十条特色线路,将“浙风十礼”深度融入温州本土文化场景,转化为青少年可观、可感、可参与的生动实践。
温州市暑期“春泥计划”系列研学活动。浙江省文明办供图
红日亭里,“浙江好人”孙兰香奶奶深情讲述跨越半世纪的红日亭温情接力,孩子们聆听后感悟志愿精神,亲手制作感恩许愿瓶赠予志愿者,并参与送伏茶服务,亲身体验“帮有礼”的真谛。在温州城区革命历史馆内,三年级男生陈昊然久久凝视展柜中生锈的子弹壳和英雄照片。研学导师讲述的交通员在白色恐怖下机智传递情报、英勇牺牲的故事,让他屏息凝神,小拳头不自觉地攥紧。
在瓯海泽雅一小乡村学校少年宫,特色活动同样精彩纷呈。音乐教室内,一排排端坐整齐的孩子正手拿葫芦丝专注练习;剪纸室里,一张张彩色的纸张在孩子们耐心雕琢下变成栩栩如生的作品……泽雅一小乡村学校少年宫暑期开展“春泥计划”暨“缤纷夏日·七彩童年”素质拓展营系列活动,免费为泽雅镇和周边适龄少年儿童开设体艺、科技、非遗等课外社团,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享受快乐活动的同时,也让家长有了放心的教育阵地。
温州市瓯海区泽雅一小乡村学校少年宫剪纸教室里的彩色纸张变成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浙江省文明办供图
在平阳县萧江镇,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选择走进“家门口青少年宫”。这个暑假,他们放下手机、暂别游戏,在丰富的集体活动中开拓视野、锻炼能力,既享受欢乐时光,也为身心“充电”。2025年,萧江镇青少年活动阵地再度升级——家门口青少年宫萧江分站依托毛家处村党群服务中心,精心打造多元暑期课程体系。从寓教于乐的主题夏令营、贴心周到的全日托管班,到挥洒汗水的篮球课堂、歌声飞扬的歌手班,再到思维碰撞的英语营、探索奥秘的科学营,吸引104名学员踊跃参与,为青少年开启别样假期体验。
温州市平阳县萧江镇的青少年走进“家门口青少年宫”。浙江省文明办供图
立足延时服务,切实解决双职工家庭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龙湾区启动“童行伴夏日 文明润童心”——温州市“礼行四季”夏季主题文明实践活动暨龙湾区暑期素质训练营,通过“文化课程+素质课程+主题实践”的创新模式,为265名小学员提供涵盖艺术、体能、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丰富课程。截至目前,龙湾全区133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累计开展活动800余场——从趣味科普到实践体验,从文化传承到安全教育,丰富多元的活动让辖区未成年人在沉浸式参与中收获知识、快乐成长,为他们在这个夏天留下了一串串鲜活而温暖的记忆。
温州市“春泥计划”暑期快乐营以丰富多元的公益课程为依托,积极探索文明实践“错时、延时、随时”服务模式,精心策划并推出一系列暑期文化盛宴,让父母无托管之忧,让少年儿童有成长之乐。
供稿:浙江省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