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好供給側改革“四大關系”如何發(fā)力 新華社北京1月23日電(記者 姜琳 陳煒偉)中共中央政治局22日就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明確提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短期和長期、減法和加法、供給和需求四大關系。專家表示,這為今年各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 協(xié)調政府和市場“兩只手” 歲末寒冬,因施工減少需求下降,鋼價通常有所回落。而今年的鋼材價格卻一反常態(tài)出現了節(jié)前價格上漲。 “鋼鐵、煤炭價格快速回升,使我們面臨一個穩(wěn)供應與去產能的兩難選擇。這種情況下,需要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既要遵循市場規(guī)律、善用市場機制解決問題,又要讓政府勇?lián)熑?、干好自己該干的事。”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辜勝阻說。 專家指出,推進“三去一降一補”,關鍵是政府和市場“兩只手”要各盡其能,形成合力。 “政府和市場兩個‘輪子’要朝同一個方向、為同一個目標協(xié)調地轉起來?!惫獯笞C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該放給市場和社會的權一定要放足、放到位,該政府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 比如處置“僵尸企業(yè)”,應依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又要對職工妥善安置;去杠桿方面,對一些有發(fā)展前景但暫時困難的企業(yè)債轉股,要充分尊重市場主體意愿,不搞“拉郎配”;房地產去庫存上,不搞行政“一刀切”,在保障性住房方面政府應加大力度。 妥善處理短期和長期關系 傳統(tǒng)“三駕馬車”之一的投資,去年以來“跑”得不夠快。國家統(tǒng)計局2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1%,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 “在消費穩(wěn)健、就業(yè)穩(wěn)定的情況下,應通過擴大有效投資、抑制無效投資,實現經濟結構的再平衡,為下一階段經濟更好增長奠定基礎?!眹鴦赵喊l(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許召元說。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絕非一日之功,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才能把握好短期與長期的關系。 “要既打持久戰(zhàn)也打殲滅戰(zhàn)。”中國煤炭工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姜智敏表示,2016年煤炭去產能任務提前完成,但供求失衡、產業(yè)集中度低、效益不高的問題沒有根本扭轉,行業(yè)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仍任重道遠。 在去產能最早、任務最重的河北唐山,當地政府一位負責人坦言,去產能帶來的高爐關停、人員安置等,對短期經濟效益確實有一定影響,但長痛不如短痛。2016年,唐山主要經濟指標增幅是近幾年來最好的一年,不僅完成了去產能、治污染任務,還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提速。 “推進改革,就要動奶酪、忍短痛,有所取舍。一方面,短期經濟要穩(wěn),為長期改革營造平穩(wěn)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條件;另一方面,長期結構性改革政策也要抓緊推進,為短期穩(wěn)增長提供支撐和保障?!毙旄哒f。 精準有度做好加減法 近期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各地推出去庫存、處置“僵尸企業(yè)”等減法措施的同時,也紛紛在加法上做文章,如加大扶貧力度、增強水利設施投入、力補環(huán)境短板等。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處理好減和加的關系?!敝袊鴩H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說,通過有效減法換來發(fā)展加法,為經濟增長培育新動力。 從改革重點任務來看,去產能既有產能的減法,也要推進行業(yè)轉型升級;去庫存既要推進三四線城市消化存量,也要推進一二線城市增加土地和住宅供應,避免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降成本,既要在電價、稅費、物流等方面做減法,也要推進簡政放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專家強調,無論減法還是加法都必須定向施策、精準發(fā)力。比如,補短板方面對過剩行業(yè)投資要嚴加控制,而對于農田水利等薄弱環(huán)節(jié)應加大投入。同時又要避免一擁而上,形成新的重復建設。 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時發(fā)力 “經濟增速下滑,有可能是需求不足,也有可能是供給沒跟上,要針對具體問題對癥下藥。”徐高表示,在復雜的經濟環(huán)境下,關鍵是綜合考慮成本和收益,不要把需求和供給對立起來。 專家表示,我們說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強調供給也關注需求。當前,傳統(tǒng)門類出現生產過剩不是因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需求變了。如果供給的產品沒有變,質量、服務跟不上,就不能滿足需求的變化。 比如,鋼鐵、煤炭、電解鋁等傳統(tǒng)行業(yè)產能嚴重過剩,同時大量關鍵裝備、核心技術、高端產品還依賴進口;上至名包名表、奢侈珠寶,下至電飯煲、馬桶蓋、奶粉奶瓶等日常消費品,大量需求外溢的現象還沒得到明顯改觀。 專家表示,要從生產端入手,通過化解過剩產能促進產業(yè)優(yōu)化重組,降低企業(yè)成本,同時發(fā)展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和現代服務業(yè),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痹趫猿忠怨┙o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同時,需求側管理也不能落下,要用好這個重要工具,使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