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的提供和分配,是國家調控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社會穩(wěn)定和秩序、提升全體國民福利水平的一種制度化手段和機制?;竟卜盏姆峙浔仨氁跃葹樵瓌t。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主要承擔著“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職能。因而,公共服務本身就是政府的主要職能之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擴大公共服務,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一個重大政策導向
早在2002年,黨的十六大就明確提出要“完善政府的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2006年3月,我國“十一五”規(guī)劃綱要首次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政策目標,強調要“加強各級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逐步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同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又強調要“逐步實現(xiàn)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再次強調指出,必須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
“十一五”期間,我國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各級各類教育迅速發(fā)展,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xiàn)。就業(yè)規(guī)模日益擴大。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公共衛(wèi)生體系和基本醫(yī)療服務不斷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guī)劃《建議》明確提出,“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須逐步完善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xiāng)、可持續(xù)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議》對“十二五”期間促進就業(yè)、健全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加快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改革發(fā)展提出了明確要求?!笆濉币?guī)劃綱要則進一步明確提出,要“把基本公共服務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完善公共財政制度,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符合國情、比較完整、覆蓋城鄉(xiāng)、可持續(xù)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縮小城鄉(xiāng)區(qū)域間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務差距”。
擴大公共服務,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越來越受到我們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大政策導向。
公共服務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務意識和能力不斷提高,不僅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總量不斷增加,而且質量不斷上升,越來越注重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但是,長期以來,因為受制于經濟發(fā)展水平,加上人們的思想認識不到位,我國基本公共服務不僅供給總量不足,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而且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結構不合理,分配不均等??梢哉f,總量不足、分配不均等,這是我國基本公共服務方面存在的兩個最主要的問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十年關鍵詞:民族地區(qū)跨越發(fā)展之路
已是最后一篇
-
十年關鍵詞:民族地區(qū)跨越發(fā)展之路